Linux: File System
在前面的文章中有提到Virtual File System,也說明了VFS就是提供一個共同介面來串接File System。這篇將會分享我最近看的關於File System的資訊。內容是參考了鳥哥第八章以及網路上的文章分享,算是對自己閱讀的東西做個整理和紀錄。
在進入File System之前可以先了解一下Disk的架構,也就是磁碟的組成,包含了:
-磁區(Sector)是最小的儲存單位,為512bytes
-磁區組成一圈稱為慈柱(Cylinder),此即為Partation的最小單位
-最重要的為第一個磁區,因為它包含了主要的開機區(Master Boot Record)和Partition Table,前者占了446bytes,後者只有64bytes
以上都是硬體相關的特性,接著鳥哥這邊提到的是檔案系統的特性。
格式化,格式化的目的就是因應不同作業系統有不同的檔案屬性和權限。為了要讓分割好的磁區成為作業系統可以使用的檔案系統格式(File System)。Linux的正統File System是Ext2 (Linux second extended file system)。
-一個可被掛載的資料為一個檔案系統而不是一個分割槽(傳統的應用中一個分割槽對應到一個檔案系統)
-File System中有關檔案的權限和屬性會存放到inode中,實際資料的部分則放到data block區塊中。
-Super Block會記錄整個檔案系統的整體資訊,包含inode, block的總量、使用量和剩餘量
關於Ext2檔案系統中data block的一切基本限制:
-data block的大小和數量在格式化完之後無法改變。
-每個block內最多只能置放一個檔案資料。
-因為第二點的關係,所以會產生類似於內部碎裂跟外部碎裂的問題。
另外提到關於Superblock,他是記錄整個file system的相關資訊,沒有這個block就沒有該file system。
看到這有個疑問,在鳥哥說明Ext2檔案系統的時候有提到在格式化之後會區分成多個區塊模組(block group),每個區塊都有獨立的inode, block, super block。疑問的部分就在這每一個block group都是一個file system?還是一個file system可以是多個block group組成,因應磁碟分割較大的情況?
在進入File System之前可以先了解一下Disk的架構,也就是磁碟的組成,包含了:
-磁區(Sector)是最小的儲存單位,為512bytes
-磁區組成一圈稱為慈柱(Cylinder),此即為Partation的最小單位
-最重要的為第一個磁區,因為它包含了主要的開機區(Master Boot Record)和Partition Table,前者占了446bytes,後者只有64bytes
以上都是硬體相關的特性,接著鳥哥這邊提到的是檔案系統的特性。
格式化,格式化的目的就是因應不同作業系統有不同的檔案屬性和權限。為了要讓分割好的磁區成為作業系統可以使用的檔案系統格式(File System)。Linux的正統File System是Ext2 (Linux second extended file system)。
-一個可被掛載的資料為一個檔案系統而不是一個分割槽(傳統的應用中一個分割槽對應到一個檔案系統)
-File System中有關檔案的權限和屬性會存放到inode中,實際資料的部分則放到data block區塊中。
-Super Block會記錄整個檔案系統的整體資訊,包含inode, block的總量、使用量和剩餘量
關於Ext2檔案系統中data block的一切基本限制:
-data block的大小和數量在格式化完之後無法改變。
-每個block內最多只能置放一個檔案資料。
-因為第二點的關係,所以會產生類似於內部碎裂跟外部碎裂的問題。
另外提到關於Superblock,他是記錄整個file system的相關資訊,沒有這個block就沒有該file system。
看到這有個疑問,在鳥哥說明Ext2檔案系統的時候有提到在格式化之後會區分成多個區塊模組(block group),每個區塊都有獨立的inode, block, super block。疑問的部分就在這每一個block group都是一個file system?還是一個file system可以是多個block group組成,因應磁碟分割較大的情況?
留言
張貼留言